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信宜新鲜事:学生给老师布置作业,结果亮了...

    信息发布者:huoworld
    2021-05-07 18:20:37    来源:信宜头条   转载

    来源:信宜信息港

    我完成了学生“布置”的两道作业题

    ◇王崇宁

    我以前当教师时教过的学生叶章甫和罗鸿强,他们分别给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我作为他们曾经的老师,想不完成嘛,可面子又搁不起;想完成嘛,难度也比较大。我后来静下心来,还是动起了老脑筋,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得到了质的突破,交出了自认为是合格实用的答卷。

    第一道题:为六定村做个全天候、全自动、全覆盖的高音喇叭广播系统。原六定村委副主任叶章甫找我商量,计划在六定村装备一套无线电扩音系统,把有关天气预警、洪水汛情、山林防火和疫情防控等险情信息,实时同步向各片村的村民播送。

    这道题一听起来感觉不算太难,可目前市面上的扩音发射系统都是没有采用音源信号来实现设备的启停功能。我曾经找有关厂方的技术人员商议过,他们觉得没必要搞什么全自动,利用时序定时器来控制就行了。然而,这样的系统使用起来是很不实用:一是在定时开机的时间内,可能一天都没有几次信号入来,发射机和面上的接收机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而造成空载浪费;二是如果险情信号是在原设定的时间外到来时,那就无法开启主发射机和面上各接收点的高音喇叭设备了。

    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我开始着手勾画电路图,购买电子元件,翻出尘封的万用电表仪,重新抓起锈迹斑斑的电铬铁,刻苦钻研,并反复实验,成功地在原设备中加装上信号自动启停电路,使主发射机和各片村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均能实现全自动控制功能。也就是说,当有预警信号到来时,就会自动启动主发射机和面上的各个接收机开机进入工作状态。当信号播放完毕后,再延时5分钟,待等到最后的1秒时,主机就发出个关机脉冲“嘟嘟”两响声。这样,不但让主机关机,还使得各片线杆上的高音喇叭全部关闭返回待命状态。该系统既能省电,又能及时将各类特情信息同步播送到各片自然村,这对全村村民提高预警意识、降低风险起到很好的防范作用。

       图片

    第二道题:为禾仓埇村门楼两面拟四副对联稿。罗鸿强老板在郑州和北京等地成功创业,他时刻关注着家乡的振兴发展。在他的大力倡议下,乡亲们热情高涨,纷纷捐款献地,计划在村口筹建一座廊桥和一座门楼牌坊。可当工程建筑主体基本做好后,有关建筑上的对联的选稿就成为一道不小的难题。当地也不乏满腹经纶之人,但是村民要求按照本地的文化习俗,特别是要用“信宜白话”来拟稿,不能死搬硬套普通话的样式。比如说,有文学大师拟出含有“廪”和“黍”两字的优秀稿件,可农村人说不会读也不会解;有人写含有“钟灵毓秀”褒扬成语的,他们又觉得“钟灵”读音不吉利;有人写“鸟语花香千麟集”,可农村人又讲大众阳宅不能像公园那样阴森,俗话都常讲“凤毛麟角”,世上哪会有“千麟畅聚”的,众人都觉得这描述不太恰当。

    村里人习惯使用信宜本土的白话,用硬生生的普通话读起来很是拗口。那该如何拟稿才能适合大众口味呢?虽说是通俗地写,可总要遵循对联普通话的大平仄关系。罗鸿强老板竟然要把这作业“布置”给我这个外行人,且是个电器修理工来完成,难度可想而知。

    压力就是动力,硬着头皮也得上。我根据当地的民俗民风,也采纳了众人对对联的要求和建议。还有,这里村民供奉的“土主百公”名叫 “福安社”。故此,我就在遵循普通话对联要求大原则的前提下,跳出“平仄”严格绝对的套路来作对,也不至于钻入绝对工整的方框,因为有些字的普通话读音与粤语读音的轻重是相反的,比如说“建”字,普通话读重音,而粤语则就读轻声;“基”字,普通话读轻声,而粤语则就读重音,等等。根据上述情况,我交出了如下答卷:

    (1)正面大门11言对:

    禾仓埇

    欣逢盛世宏图大展兴伟业

    喜建福村壮志雄心换新颜

    注:这里“土主百公”名叫“福安社”,故写“福村”。若按普通话来读“欣逢盛世宏图大展兴伟业”,这里的“兴”字为轻声,即孤平;若按粤语来读,这个“兴”字则为重声调了,群众喜欢这表述。

    (2)正面小门9言对:

    倚铁尺岭芬芳桃李盛

    朝窦州城锦绣前程兴

    图片

    (3)后面大门11言对:

    平安门

    勤奋博学满怀慈孝人称赞

    平安创业常记感恩众颂扬


    (4)后面小门9言对:

    胜利红雨随心翻作浪

    富饶青山着意化为桥

    注:村民要求作9言对。这里曾是革命老区,故就借用毛泽东的诗词名句,在开头另加“胜利”和“富饶”两字。


    图片图片

    罗老板对我说,他专门在郑州找了个当地讲普通话的、比较有文学功底的老先生看过了,老先生也赞成我的写法,因为文字是文化的一种符号,只要能按当地文化习俗表达清楚,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拟好对联就行了,不宜太刻板。

    现在我拟的稿件已被刻上门楼了,成为历史无法再更改了。故此,敬请文学大师们见谅,或者一笑而过吧。

    图片

    六定门楼

    碧涟绿水,涓涓长流,六汇清泉滋沃土

    翠叠青山,毓毓竞秀,定居福地展宏图

    注:这不是我独立拟的稿,而是我根据六定热心人士提供的众多稿件中综合整理出来的。

    正如原市委办主任、文学大师邓炎新同志讲的;“不管什么作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等,大众喜欢就是好作品。”

    我昔日的学生已成长为乡村振兴的栋梁,而我这个曾经的老师也不甘落后,老当益壮,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勇创佳绩,为新农村建设交出了合格实用的答卷。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